
6月13日,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准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衡水市水利系统多方面扎实有序开展了各项防汛备汛工作。
提前部署防御工作。该局及早召开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多项演练,制定印发了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全面安排部署、明确各项措施。
完善方案预案。该局对“23.7”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复盘,总结经验,检视防汛工程短板弱项,组织重新修订完成了《献县泛区运用预案》、《衡水市分洪口门运用方案》,细化《衡水市主要行洪、排沥河道洪水调度方案》。同时,重新修编了《衡水市防汛资料手册》和《衡水市堤防抢险资料手册》等,为今年防汛工程安全运行及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突出防汛重点。该局全面梳理了衡水市今年的防汛基本情况,组织各县(市、区)针对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方面,逐项梳理防汛重点和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逐一细化落实防范措施,形成了“一县一表”。同时,对重点闸涵泵站进行了启用试车,达到正常运行,努力确保度汛安全。
压实防御责任。该局在全市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河道内村庄等共落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385名,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防汛责任链条。同时建立台账,印发履职明白卡,使责任人有名、有实、有能。
开展隐患排查整治。3月份以来,该局组织各地以河道、蓄滞洪区、闸涵枢纽等为重点,开展了隐患大排查,建立了问题台账,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市、县两级共检查防洪工程395处,排查出的29项隐患问题,已于5月底前整改到位。
加快补齐防御工程短板。目前,全市共有44个水利项目获得国债资金支持,总投资48.78亿元,其中水毁修复项目11个、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33个,现已全部开工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并按要求落实了安全度汛措施。
及早调整应急处置专家队伍。衡水市目前共有15支应急处置队伍,同时,市水利局还组建了由5名水利退休老专家为防汛顾问、12名技术骨干为防汛调度专家、13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为水工程抢险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队伍,及时为防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徐秀丽 刘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