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泉州扒龙船:百舸争流笋江渡

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龟山上,有个特别的古迹龟山石笋。石笋用五段圆柱体花岗岩雕琢垒叠而成,保留了原始状态,下粗上细,末端略作尖锥状,如巨笋耸立。浩浩荡荡的晋江流经此处,便被命名为笋江。笋江是晋江下游,从泉州浮桥街道到新桥街道这一段,江面开阔,波澜起伏。笋江有一项流行数百年的习俗,那就是“扒龙船”,之前也称“竞渡”。 

锣鼓喧天,人潮如涌。泉州笋江扒龙船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活动,本质上是赛龙舟,但却又比单纯的赛龙舟丰富多彩,因为它还包含了一系列民俗活动,让众多百姓在运动中体会传统。 

扒龙船是十数人坐龙舟上集体划桨,你追我赶,多船相互竞赛。一艘龙舟大约十多米长,并没有固定规格。根据龙舟的长短不同,船上一般坐12-22人,其中一个坐船头擂鼓,以鼓舞士气;一个坐船尾掌舵,以掌控方向;其余人分坐龙舟两侧负责划水。 

 

扒龙船的龙舟 

 

笋江“扒龙船”前夜 

民俗特色丰富多彩 

泉州扒龙船习俗,并不只是单纯的水上扒龙船一项运动,而是包括事前事后多种活动。 

2021年端午节第四届“泉州扒龙船习俗”,就由龙船鼓、献江、竞渡等一系列独具浓郁的闽南民俗活动组成。 

龙船鼓,鼓声雄浑,节奏鲜明,一阵阵扣人心弦:“五月节,龙船鼓,满车路。”鼓声从四月初一响到五月初五晚上。   

新时代赋予新涵义 

流年似水,岁序更替,新时代赋予泉州扒龙船更多的涵义,比如团结一致、勇猛精进、奋勇拼搏、积极进取、勇争第一等等竞技精神。另一方面,扒龙船习俗,也展现了民族凝聚力和振奋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2016年5月30日,泉州浮桥街道首次恢复笋江扒龙船活动,并举行首届“龙船巡境踩街活动”。也是在这一年,笋江“扒龙船”习俗入选泉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最近几年,以泉州市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为主举办的龙舟赛团队,多次在福建省运动会群众比赛中获得好名次,为保护、传承、推广扒龙舟民俗起到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划龙舟,加入到此项运动中。 

泉州浮桥街道自古民风淳朴,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笋江扒龙船习俗是一项根植于传统民俗的传承,了解笋江扒龙船习俗,对于了解和研究浮桥街道,甚至泉州的民俗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6年,泉州笋江扒龙船习俗被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泉州笋江扒龙船习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笋江扒龙船,是泉州民间一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古香古色,趣味横生,令人回味。(张建忠)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武汉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多亏开发区帮我们申请了‘科技贷’,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11月15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内企业鹤壁博瑞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张家伟说。张家伟介绍,公司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专注于产品研发。前段时间,公司在研发中遇到资金困难,开[全文]
    2024-11-23 02:00
  • 为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持续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横向纵向一体统筹,扎实推进“两规”实施。河南漯河郾城区结合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于2023年6月颁布《郾城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该规[全文]
    2024-10-31 02:00
  • 台风“摩羯”给海南多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为持续贯彻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要求,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组织了专项工作小组,全力支持受灾房企重建复工复产工作。邮储银行海南分行领导带队,灾后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走访了海口某安居房、海口江东新区相[全文]
    2024-10-12 02:00
  • “一道新能源周边线路正常,暂无发现异常现象”。近日,随着无人机螺旋桨的声音响起,东山公司康美镇供电所无人机飞手再一次对供区10千伏线路进行特巡。当天,无人机巡检人员完成了10千伏东沈线、10千伏光銮线主线的高空巡线工作,重点巡视线树矛盾、金[全文]
    2024-08-29 02:00
  • 7月15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中外学生教育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活动走进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坡村,活动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紧密结合,展现了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活动中,海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精心组织的中外学生团[全文]
    2024-07-17 02:00
  • 6月13日,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准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衡水市水利系统多方面扎实有序开展了各项防汛备汛工作。提前部署防御工作。该局及早召开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多项演练,制定印发了2024年[全文]
    2024-06-14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武汉城市网 wh.hz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